今年以来,众泰煤焦化以科学技术创新为手段,不断对产品生产流程、设备正常运行等来优化升级,通过开展技术改造、优化指标等举措,大大降低公司制作成本,提升经济效益。
5月27日,该公司完成对粗苯回收系统精准调控,通过开展技术创新和优化管理举措,实现粗苯回收率突破95%以上。
该公司130万吨/年焦化装置,现有的洗脱苯工段基本能实现粗苯回收率在90%左右,塔后煤气含苯控制在≤4g/Nm³,随着20万吨/年甲醇项目的投产,为保证后续工段用气指标合格,需控制煤气含苯指标≤2g/Nm³。
为此,该公司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再生器排渣周期、富油、贫油温度控制、洗油补充频次及数量等方面关键指标进行优化,将粗苯回收率提升至95%以上,增加粗苯月产量增45吨,每月减少管式炉煤气用量约7.2万Nm³,不仅降低能源消耗,还增加了外送甲醇装置的富裕煤气量,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,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319.37万元,为整个煤化工行业在资源高效利用、成本有效控制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,助力企业绿色健康发展。
“受焦炭市场影响,自产冶金焦一直未投入生产,导致煤场库存煤无法得到有效利用。”该公司总工程师蒋善勇介绍说。“原料煤成本占总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80%以上,要不断拓展煤源、优化产品结构,从而逐步降低配煤成本。”
为此,该公司实施开展了《新疆难选炼焦煤战略性资源精深分选关键研发技术》项目,以新疆典型复杂嵌布难选炼焦煤为对象,针对新疆难选炼焦煤分选过程煤岩选择性解离难、微细粒矿化回收难与选择差等问题,以“选择性解离-流体流动强化浮选-全流程分选工艺”为研究主线,开展新疆难选炼焦煤战略性资源精深分选关键技术、装备与工艺研究,通过探索精深分选工艺流程,实现精煤产率不低于25%和稀缺炼焦煤的高效综合利用,并稳定运行。该项目入选2024年度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,总计获得自治区财政资金300万元。
5月28日,众泰煤焦化炼焦二车间成功完成焦炉生产用水平衡自循环技术改造,实现水封溢流循环利用,预计年节水2万多立方米,有效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。
该公司炼焦二车间2A、2B焦炉原采用工业水密封系统,用于保障上升管及导烟除尘孔的密封效果,但传统工艺存在水资源消耗大、污水外排等问题,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,还影响生产系统的水平衡。
针对这一技术难题,该公司组织有关人员成立技术团队,多次对设备正常运行和工艺流程进行论证,最终决定对设备做创新性改造。
技术改造过程中,该公司在2A、2B焦炉端台设计安装水平衡处理装置,并增设焦粉渣澄清过滤装置,建立循环泵系统,通过回收利用焦炉地下室煤气冷凝水和上升管平衡水箱溢流水,实现废水收集功能,大大降低工业水消耗,提高了工艺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环保水平。(李红)